首页

优美之家umhome

时间:2025-05-30 01:04:58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24361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箭18星 中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1组卫星

本届院线展映共有14部影片,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特别策划也独出心裁。既有结合中法建交60周年而集中展示的法国元素影片如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茶花女》《泰伊思》《卡门》,也有为了纪念贾科莫·普契尼逝世100周年而特别引进的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蝴蝶夫人》、荷兰国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托斯卡》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歌剧电影《西部女郎》,还有围绕莎士比亚诞辰460周年而特别挑选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歌剧电影《法斯塔夫》。此外,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京剧电影《捉放曹》、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京剧电影《安国夫人》等国粹精品也将登上银幕。

政企协同、以送带检 北京持续推动燃气安全监管全覆盖

2019年,在尼斯会见马克龙时,习近平主席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这本书是1688年出版的,是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马克龙介绍说,“这是法国的一位汉学家帮我们找到的”。

国家数据局: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

值得一提的是,本赛季中超联赛中,浙江队在防守端频频出现问题,19轮比赛丢35球的数据让其成为联赛前6名中丢球最多的球队。低迷的防守表现屡次让浙江队在前场的努力化为泡影,这也成为球队取胜的最大阻碍。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1年12月,第一批1500株椰枣苗在海南文昌交接并定植移栽,开展试验性种植,经过三年的科学管理和精心培育,成活率高达92.87%,部分树苗已经开花结果。

航母互动文创展长沙开展 游人沉浸式“登舰”观展

各地青少年以不同内容与风格的作品呈现主题“一起”。台湾孩子用画作邀参观者“登台北101大楼”“一起擂茶”“与台湾少数民族共舞”;新疆孩子绘出牧场上牛羊闲适安逸的秋景;陕西孩子在画中“与伙伴同走故乡小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